前言
年輕的媽媽常會害羞的問:聲生,我們這個小弟弟會不會太小?
大哉問,這可是醫學難題之一。因為一般而言,不會影響壽命的,又是罕見的、小兒科的疾病,往往是醫學上還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我特別參考近年相關的醫學文獻,為這個問題,整理一些看法,供家長參考。
到底多小才算太小?
為什麼會太小?太小怎麼辦?
依新加坡的研究,出生3天內的新生兒的陰莖長度,從恥骨算起,拉直到頭端為止,包皮不算,平均為3.6公分一其中華人3.5,馬來人3.6·印度人3.8公分。如果不足2.6公分,就算是明顯太小。
不過也有些研究者,以滿週歲的嬰其長度不足2公分作為陰莖細小的規定,年齡較大的男生,診所有正常值可供參考。
有時候肥胖的嬰兒因為恥骨前面堆積太多脂肪,會使陰莖的長度看起來比實際的短。測量時量尺一端應緊貼恥骨,才可以避免誤判。
嬰兒陰革太小的原因,可以歸因於:
- 腦部的問題(下視丘或腦下垂體分泌不足)。
- 睪丸分泌不足。
- 雄性激素足夠,但作用的標的器官無感受性。
- 環境賀爾蒙(激素)、塑化劑、不明原因。
醫生檢查的時候,會參考嬰兒的成長與發育,據以判斷是不是有腦部的問題。性腺促泌實驗對病因的判斷也很有幫忙。如果有其他身體異常,懷疑有先天性染色體疾患,則應做染色體檢查。
據專家的研究,近年來陰莖細小的嬰兒比以前更為常見,可能是由於農藥及除草劑等化學品大量使用所致,因為許多除草劑、殺蟲劑或工業使用的化學品(塑化劑)具有雌性激素或抗雄性激素的特性。實驗室利用細胞學的研究,也證實雄性激素的作用確實受到這些化學品的拮抗。胎兒發育的過程如果遭受這些人造的、類似雌性激素的物質干擾,可能造成男孩陰莖發育不良、女孩性早熟,應是合理的推測。
治療以內分泌療汰為主
就如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要補充生長激素,如果是雄性激素缺乏造成的陰莖太小,可以用雄性激素治療。美國有一個研究,針對8名這類患者治療,後來可以長到8~14公分,其中6名可以有活躍的性生活;而且8個患者性別認同都正常。
如果看到稍早的醫學文獻,主張這些患者要及早手術變性,並當成女孩來教養,大家一定感到不可思議。所幸沒聽說過台灣醫界有這樣處理的。
檢查的結果如果不是雄性激素缺乏,怎麼處理?
有學者主張,不論原因是什麼,都可以嘗試雄性激素療法,沒辦怯保證效果就是了。治療的時機愈早愈好,如果拖到青春期才治療,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