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疾病面前,我們都好脆弱!您可曾思考「這一路是如何承接病程中的未知、焦慮、無助甚至恐懼呢?」或許藉由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可以回顧一下自己是怎麼走過每一場情緒風暴,又或者以何種姿態正走在情緒風暴的途中。本文將從正念(Mindfulness)的觀點,引導您學習因應內心受情緒風暴干擾的擺盪,進一步談如何幫助自己的心安住於當下,讓心住在平靜裡。
心理治療史上的傳奇Viktor E. Frankl,他在二次大戰時期,曾被囚禁於集中營,這段經驗使他的身心飽受折磨,但他倚靠著信念走出困境,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發展出獨到的人生哲學「雖然人免不了身心層面的限制,但卻擁有對各種情境選擇自己的態度與立場的自由。」帶著這個觀點透視生命課題,我們可以反思病程中,我們選擇了什麼態度經營內心的安心與平靜。、
若我們習慣將安心建立在「掌握一切」上,那面對病程變化勢必會引發不少挫折、慌亂與無所適從的情緒;但若安心立基於「一個引導內心回歸平靜的方法」,這與正念(Mindfulness)所談的「重拾內心安適」便不謀而合。走在病程裡的每一刻,都可以有意識地聚焦於積極的自我照顧行動上,即使遇見不是期待中的好消息,我們仍可透過正向行動去調整、穩定自己的步伐。
以下,藉由簡單的三步驟來談情緒的自我照顧,讓心境隨時保持覺醒,讓內心隨時獲得觀照,使自己穩穩地面對病程:
第一步,觀察(observe)身心狀態:
走在病程的情緒風暴裡,情緒與身體感受都是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當下狀態的訊號。面對身心變化,先保守我們的心,不加入過多的揣想與臆測,只要如實觀察與紀錄,回想何時開始產生這些身心的不適,作為下次回診與醫師交流的素材,這便能經營很棒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
第二步,打斷(interrupt)情緒與思緒的深化:
面對不知何時能通過的情緒風暴,心情容易出現緊繃、焦慮、煩躁,大腦也容易循環播放一些負向認知,這些都將使心境更深陷無力之中,因此我們要學習「打斷」情緒與思緒的深化。當情緒不穩定時,恭喜自己再次發現該照顧情緒的時刻了;當負向念頭快擊垮生活的秩序感時,練習將思緒焦點拉回尋找照顧情緒的行動,如此都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多信心去承載病程中的變化。
第三步,生活多結合(link)一些活絡副交感神經的行動:
我們可透過自律神經的生理機轉來反思自己照顧情緒的模式,其中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是相互協調制衡的,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身心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時,要開始尋找「正確的方法」來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活絡,比如:腹式呼吸、慢食用餐、散步運動、唱歌跳舞、親近自然等,能促使生活步調慢下來的行動都是好方法。每天安排一些充電時刻,進行活絡副交感神經的行動,也能讓身體獲得休息與療癒。
其實,生命課題裡,很多事是我們掌握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心情與念頭。當情緒波動時,回到自我照顧裡,運用情緒照顧三步驟「OIL」,讓情緒不卡卡:Observe(觀察身心當下的訊息);Interrupt(打斷情緒與思緒的深化);Link(生活多結合一些活絡副交感神經的行動),成為自己面對病程最棒的心理教練。
吳曉萍 諮商心理師
經歷:
- 忘憂森林身心診所 諮商心理師
-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 合作心理師
-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 諮商心理師
- 中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 合作心理師
- 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