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同意書簡陋 黑心醫生亂開刀
【甯瑋瑜╱台北報導】據調查顯示,國內每年有四千多位婦女被不當切除子宮,平均每天有十三位女性在搞不清楚的情況下失去子宮。醫療改革基金會昨日指出,民眾開刀前搞不清楚狀況,手術同意書又過於簡陋,浮濫手術不但嚴重戕害民眾健康,更浪費健保資源。
手術浮濫
醫改會昨日公布「手術同意書」評比,比較台灣、澳洲醫院的手術同意書內容,發現參照衛生署版本的台大、台北榮總與三總等醫學中心,同意書內容連基本的手術適應症、風險與併發症說明都沒有,被評為「倒數第一」。長庚醫院的同意書內容則「零零落落」,只比衛生署版多了一點風險和併發症說明,所以是「倒數第二」。澳洲版的子宮切除手術說明書長達九頁、說明詳盡,位居第一。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說,國內多數醫院的手術同意書參考衛生署版本,內容簡陋,醫師若不說明清楚,民眾常糊里糊塗地進開刀房。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說,許多醫師以「子宮無用」的理論,鼓勵病人切除子宮。因為婦女在四十五歲前切除子宮,可獲勞保殘廢給付,醫師簡單動刀也可獲健保給付,造成子宮切除問題氾濫。
張苙雲說,據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余玉眉一九九九年的調查,台灣每年有二萬五千名婦女切除子宮,其中約二成即四千七百多人在不恰當的醫療決策下切除子宮,平均每天有十三人。剖腹產、椎間盤突出與人工關節,也是最常被點名的浮濫手術。
三大醫院將修正版本
不過,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說,子宮切除手術並不如調查所言的氾濫。若不是子宮肌瘤大於五公分且有出血,患子宮腺肌症且嚴重痛經、血紅素下降,子宮頸癌零期,子宮長期慢性發炎與卵巢癌,健保不會給付。他說,健保審議委員會於今年一至五月間接到兩百多件子宮切除爭議病例,其中僅二十件屬不當切除。
被點名的台大、台北榮總與三總昨日都表示,會修正手術同意書版本。三總副院長何善台說,同意書資訊詳細有助於減少醫療糾紛;但他認為不同手術、不同患者各有不同風險,很難以白紙黑字說明清楚。台大醫院發言人林鶴雄說,同意書到底要多詳細,仍有討論空間。台北榮總表示在同意書簽名後會給病患保留一份。
醫師需詳說手術資料
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良娟表示,術前說明是否足夠,與醫師和病人的心態都有關,許多醫師想講清楚,但有些病人並不想對開刀風險和後遺症知道那麼詳細,心想就交給專業醫師去處理。
醫改會昨日提出手術同意書民間版格式,要求衛生署與各醫學會應針對不同手術訂定詳盡說明,應給予病人一天以上的審閱期。
衛生署醫政處視察鄭聰明說,將會把醫改會建議交由醫療品質委員會討論,修正衛生署版本。他表示,依《醫療法》,在病人未簽署同意書前,醫師有義務詳細說明手術原因、成功率、可能併發症與危險,但詳細程度得視醫師的專業判斷,難以法律作拘束。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