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盛婦產科試管嬰兒中心 重要訊息 新聞快報

2004.08.02
媒體報導

李茂盛婦產科 試管嬰兒中心 重要訊息!! 新聞快報!!
建立首株具有台灣人遺傳特性的人類胚幹細胞
    幹細胞是指具有無限制分裂能力,同時也可以接受刺激或誘導而分化成特定組織細胞,依幹細胞可分化之能力限制,又可分為全能性幹細胞及多能性幹細胞。前者指胚胎早期尚未分化的細胞,每一個細胞皆具有長成一個完整個體的能力,如胚幹細胞;後者則來自不同的胚層的細胞可分化成為特定組織的幹細胞,如血液幹細胞、神經幹細胞、皮膚幹細胞等等。

人類胚幹細胞最早於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學的James Thomson實驗室,於不孕症治療時製備之受精卵,手術後剩餘的胚胎細胞,原應將之銷毀,經當事人同意後捐給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研究後取得,並培養成具有原始胚幹細胞之特性,特別稱為人類胚幹細胞。從胚胎獲得的幹細胞具有發展成身體所有細胞的潛能,而且胚幹細胞分裂速度快、染色體檢測正常、染色端體活性高,表示細胞處於較年輕的狀態,且於體外長期培養乃具有全能分化之潛能這些優勢使得胚幹細胞比其它種類的幹細胞更適合用於醫療。

人類胚幹細胞在醫學的治療上可以產生特定細胞或組織,作為細胞再生或組織移植和部份更新以及藥物開發、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和篩選,此外也可以應用於基因表現、細胞發育、疾病發生、癌症研究等等。

目前已建立之胚幹細胞多為歐、美等國所建立之胚幹細胞株,台灣目前並無自己建立的胚幹細胞株,而由於胚幹細胞應用於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勢必面臨人種基因之差異,故於台灣建立本土的人類胚幹細胞株是迫切急需的。此細胞株之建立除可解決人種基因差異之問題,並可提升台灣在胚幹細胞研究及應用上之國際地位。結合李茂盛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優異之體外受精與培養技術,以及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豐富之人類胚幹細胞培養與定性分析技術,共同建立台灣的人類胚幹細胞株。
目前已有初步的成果,此細胞株的基因型將更適合用於治療國人之疾病。

此細胞株來源為自李茂盛婦產科試管嬰兒中心不孕症患者胚胎植入後多餘欲銷毀的胚胎,經該不孕症夫婦同意後捐贈作為建立人類胚幹細胞的胚胎來源,這些捐贈的胚胎必須先培養至囊胚期,經適當濃度的蛋白酶將囊胚的透明外殼溶解後,將整個囊胚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滋養層細胞培養,當囊胚著床至滋養層細胞並開始增殖時,則開始進行胚幹細胞之鑑定,滋養層細胞的提供與所有鑑定的工作皆由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執行。人類胚幹細胞的鑑定的項目很多,我們目前已完成的項目包括細胞的型態具有高核質比、高的鹼性磷酸酶活性、以RT-PCR技術偵測到轉譯因子Oct-4基因的表現並以免疫螢光染色的方法確定於胚胎階段特異表現的細胞表面抗原標記SSEA-4,而目前正積極進行工作是此胚胎細胞是否為能分化為三胚層的胚體分化鑑定。

已分離出的胚幹細胞須經過至少六個月以上的繼代培養,以及更多的鑑定,如果此株細胞後續的鑑定證實其確實為真正具有無限制生長及分化能力的胚幹細胞細胞株,將是具有台灣人基因背景的第一株胚幹細胞,而此株細胞的基因型將更適合用於治療國人之疾病。這些疾病除了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腦中風、白血病、等神經血液疾病的治療外,在受損害的組織及器官的治療包括受損肌肉、肝臟、皮膚、眼角膜等之移植,還有糖尿病、老年癡呆症、免疫不全、自體免疫疾病及退化性疾病上具強大的治癒潛力,而在不孕症的應用上經適當的誘導應可作為受損子宮的修補,加強子宮接受胚胎著床的能力。
發稿單位: 李茂盛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
SHARE
分享娃娃
loading icon
資料讀取中
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