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是龍年大年初一,全國各地都有龍子龍女搶頭香報到!台中市賴姓婦人上周六就陣痛到醫院待產,沒想到痛了兩天卻生不出來,醫師昨早剖腹產,母子均安。這名男嬰是兔年待產、龍年出生,醫護人員戲稱:「寶寶不想當兔寶寶,要當龍寶寶!」內政部指出,龍年加上政府今年推出多項鼓勵婚育措施,因此樂觀預估「可能突破20萬名」。
台中榮總婦產科醫師何彥秉說,賴姓婦人(34歲)是初產婦,上周六就因為落紅與規律陣痛到醫院等待自然產,沒想到痛了2天,產道已開到8公分(正常約10公分就可生產),寶寶卻生不出來,醫師擔心她太勞累,徵得家屬同意後剖腹產。
頗有「小龍」氣勢
何彥秉說,動刀後才發現胎兒臉部朝上,與一般正常胎位臉部朝下不同,可能因此讓胎兒不知如何出來,寶寶體重才2700公克,照理說一翻身就可將胎位轉正,然而還是讓媽媽折磨了2天,不過出生後一打屁股就哇哇大哭,頗有「小龍」氣勢!
醫護人員說,第一次生產的賴姓媽媽很希望自然產,在產房不斷忍痛走路,希望讓產程順利,很堅強,老公貼心地一直陪伴在身旁打氣說:「老婆加油!寶寶加油!」「我們醫護人員就陪著這對準爸媽從兔年小年夜、除夕圍爐,一直走到龍年,寶寶才願出來跟大家見面,生出來那一刻真想衝去幫他爸媽打他一下小屁屁!」
除了小龍子,台中榮總昨下午也有體重2988公克的小龍女報到。何彥秉說,女嬰媽媽是上午10時羊水破水到醫院待產,下午3時半因呼吸速度變慢,決定剖腹產;小龍女體重2988公克,家人都很開心諧音是「你就發發」。
「只求健康長大」
新北市板橋區亞東醫院昨有3名龍寶寶誕生,初為人母的游渝涵(26歲)產下一名小龍女,她和丈夫住新竹,除夕回板橋老家吃團圓飯,昨晨5時許開始陣痛,上午8時許產下重達3028克的可愛龍女。游渝涵說,預產期在元宵節,但女兒不想提燈籠,想趕快出來領紅包,這是男女雙方家族第一個孫女,大家都很開心,「只求女兒健康長大,不需要功成名就,只想寵她、疼她!」 桃園縣中壢市消防隊員昨凌晨1時護送一名劉姓產婦就醫,產婦肚子裡的小龍女等不及,就在車上出生,女嬰體重約3000公克,母女均安。
高雄市生安婦產小兒科昨有4名龍寶寶誕生,一名產婦預產期是年初六,寶寶昨提前報到;容婦產科有2名產婦產下龍寶寶,其中有一對是剖腹產的龍鳳胎;四季台安有4名龍子、1名龍女誕生,都是自然產;柏仁醫院也有6名龍寶寶誕生。
虎年生率吊車尾
傳統兔年、龍年國人生育意願較高,上次遇到兔年(1999年)新生兒高達28萬3661人,較前一年虎年的27萬1450人多了4.5%;隔年龍年出生數衝到30萬5312人,比兔年高出7.63%;但此後我國新生兒數逐年下滑,前年虎年加上民間習俗的「孤鸞年」,新生兒數驟降到16萬6886人,我國婦女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獎勵生育政策多
去年又遇兔年,新生兒數回升到19萬6627人,是12年來首度回升,馬總統曾喊出未來5年平均每年要有17萬新生兒,未來10年平均要18萬名,內政部指出,龍年是傳統結婚生子好時機,加上政府推出0到未滿2歲的育兒津貼2500元至5000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萬5000元、5歲幼兒入幼稚園免學費等多項鼓勵措施,今年出生數可望創近5年新高。
「不孕症之父」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茂盛昨說,過年前一、兩周有多名足月孕婦想生龍子龍女,紛紛詢問:「年初一剖腹產好不好?」他都建議順其自然,因為「除非提前生產,否則年初一後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不必急於一時。」
調皮龍
◎性別:男
◎母親:賴女士 (34歲)
◎生辰:昨上午10:30
◎醫院:台中榮總
◎體重:2700公克
◎父母期許:順其自然、平安長大
註:父親資料家屬不願透露
資料來源:台中榮總婦產科醫師何彥秉、賴女士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